联系电话
区别一、中式木工和西式木工,首 先最直观的区别就是:使用的工具。
木工工具类别非常多,不
过大体上可以分为这么几类:刨、锯、凿、刀斧、量具、夹具、打磨工具等
中式工具:以各种型号的刨子、凿子为主,工具相对简单、数量和型号也相对少
中式工具:以各种型号的刨子、凿子为主,工具相对简单、数量和型号也相对少
西式工具:相 信这只是他们工具的一部分,各种型号大小的凿子、刨子、锯子、锤子等等,恨 不得每一个功能都需要一件工具来完成(我 觉得中西式木工工具的区别与中西厨师的区别有点类似,技 术和菜肴味道可能相差不大,但 是工具的档次和种类远远拉开了距离。)
(以下以木工刨子为例,对 中西式工具做简单对比)
中式刨
西式刨
1、材质不同:中式工具的刨子,刨体部分以木制为主,西式以金属为主(也有部分木头)
原因:中
式工具选择木制刨体,主要是因为取材、加工、制作、修整等更方便,而
且老一代木工的工作方式一般都是走南闯北,背着一麻袋工具,扛
着木工凳就到各家各户去打制家具,所
以需要工具要足够轻,不能太笨重。
2、调节性能不同:中
式刨子的出刀量的调节,完全需要凭经验,无法精确操作,所
以对于初学者来说相对门槛较高,而西式刨子,因
为增加了一个调节刀片进出的螺杆装置(如图右边黄色部分),对
于初学者来说调节的交互感的确很好,很容易操作。but...需要实现这样的装置,需要更多复杂部件,再如下图,西
式刨子可能有这么多部分组成。中
式刨子的虽然交互设计差一点,但是起码程序简单,代码数比较少,但是使用好却很难(有
朋友说做木工和写程序很像)。
3、操作方式不同,西 式刨子一般用前后手,前手把控方向,后手用力,要 求工作台面相对高而平,中 式刨子则用两手握刨,食指压刨,靠 经验和力道把控方向,一般工作台面相对低,且有一定斜度。
西式操作
区别二:手法技艺
手法技艺,一方面和工具有关,另
一方面也和制作的技术和理念有关
1、中
式木工更加依赖于经验,西
式木工更加依赖于工具。
西
式木工满屋子的工具,真
的可以做到一个工具只做一个功能,刨
平锯直只要有工具和附件帮忙,即
使初学者也能大致做到位;而
中式木工的工具没有西式多,很
多工具能完成多项任务,但
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,才
能掌握这些工具的使用,做
到更准确的刨平锯直。
很
多人学中式木工坚持不下来,就
是被这样的门槛打败的,没
有强大的抗挫败能力,是
很难将中式木工学下去的。而学好西式木工,首
先你需要是个工具党(这点很重要,工具一定要够好,好
的工具能让木工变得更简单有趣),其
次需要掌握和维护这些工具,所
以没有做好烧钱准备的,还是慎玩西式手工,买
劣质低价的手动工具,最后都是两败俱伤,工具扔进了垃圾桶,兴趣也被打击没了。
2、中西榫卯性格差异大,榫卯技法中式更高超,西式则在旋木雕花、曲木技术上更强。
中
国古代建筑大部分都是木质框架,因
此中式木工的榫卯连接技巧更加高超;而
西方建筑以石材为主,木
工仅仅负责房顶和家具部分,西
式木工的传统榫卯相对简单,把
更多技术放在旋木雕花、曲木技术等上面。
中式榫卯结构复杂,但又内敛含蓄,连
接形式一般都会隐藏在里面,并
让木头的端面尽量少漏在外面。
中式木工——粽角榫
而
西式榫卯结构虽然简单,但张扬外向,也
能体现一种结构之美
西式木工弯曲木技术,蒸 汽热弯和层板冷压等曲木技术为现代木工奠定了基础
3、五金件的使用
中
式木工对五金件的感情是复杂的,因
为市场普遍对于带五金件的家具有歧视,觉
得榫卯家具就是最好的,五
金件连接的家具就是比较差。其
实这和五金件本身的质量有很大关系,国
内高品质的五金件比较少,价格也高。当
然这是另外一个话题,就不一一详述。相对中式木工,西
式木工更接纳五金件的使用,包
括用钉子做部分结构的连接。
4、胶的使用和表面处理
中式木工不用胶,这是一种误读,榫卯接合虽然很牢固,但
是很多地方该用胶水去加强强度的,还是需要使用。以
前的家具使用天然的动物胶,但
是这些胶水一般都怕水怕热,对
于使用环境有比较严格要求,保养成本也高。自化学胶传入国内,对
胶的使用已经不分中西了。
表
面处理是为了保护木头,让
木头的干湿稳定增长使用寿命,中
式木工传统的做法主要以生漆和烫蜡为主,现
代木工的处理方式也已经不分中西了,主要以木蜡油、清漆、硝基漆等等为主。
区别三、木材用料及用材习惯
传
统中式家具一般以硬木为主,高
档的家具会使用名贵的红木,如海南黄花梨、紫檀、鸡翅木、酸枝等,普
通的以一些本土材为主,南方红榉、榆木、柞木、楸木等;
西式传统家具,名贵的有桃花心木、柚木等,一
般常见木材如红樱桃木、胡桃木、橡木、枫木等木材。
西
方人到底用不用红木?这
个问题我曾经问过一位非常厉害的美国华裔木工陈潮洋师傅,他
说以前其实西方也会使用一些红木,但
美国欧洲这些地方不生产红木,所
以也都是以非洲或者南美进口的红木为主,但
是后来大部分红木被国际森林管理委员会定义为非环保木材,实行全球禁运,为
的是保护热带雨林濒危树木资源,现
在在美国几乎也见不到红木的身影了。
恰
恰相反中国作为全球红木消耗量最大的国家,拥
有红木家具依然被视作财富和地位的象征,中式家具的用材方式,还
会一直有红木的身影。不
过近年也有好的现象,很
多独立设计师带领国内新的家具设计潮流,他
们普遍是持抵制红木消费观念的,提
倡使用更环保更经济的普通硬木,将
家具的价值体现在设计上,而
不是木材本身的名贵与否。
除
了以上三种主要区别,还有一些其他区别,比如社会地位,中
国木工的社会地位明显要低于西方,没
有哪个中国的父母愿意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木匠。工
匠自古也不是中国人向往的职业,而仅仅是谋生的手段。中
国传统木匠的工作往往居无定所,一
年当中可能几个月在一户人家打家具,下
一个月又换到另外一家,过着漂泊的生活。而西方的木匠,社
会地位虽然不是很高,但
是相对中国木匠会高很多,往
往都会拥有自己的工作室或者木匠铺。当
然社会地位还会取决于工艺的水平。
国
外木工爱好者为自己做的工具箱
人才培养方式,国
内一般以师徒制为主,师
傅带徒弟延续了几千年,这
种方式师傅的个人经验与品行,对
于人才最终的培养起到决定性作用。西
方以前虽然也是师徒制,但
上个世纪以来慢慢转向职业学校教育,木
工作为职业技能科目在发展,也
更加科学化与标准化。
普及度,也
就是木工爱好者的数量,国
内木工爱好者其实还处在一个萌芽的状态,开
始慢慢有很多人喜欢木工,尝试去了解木工。而
西方特别是美国德国这些相对发达国家,木
工作为爱好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,十
年前美国一家媒体做过一次调查,普
通美国人的业余爱好中,第一位是高尔夫,第二位就是木工,而
且家家户户都有车库木工房,自
己动手做点东西完全不是个事,这
一点国内木工爱好者们则还任重道远。